伯恩幼儿园的“食育”教育
发布时间:2021-11-01 10:41:18 来源: 点击:

空洞单调的“光盘”口号,绘本里的节约故事,照本宣科地制作美食……这些单一、割裂的活动也并不能让孩子切身体会到食物的真实和来之不易,孩子无法将食物与自己的生活、生命相联系和链接。

食物,不仅是满足食欲的工具,食物更是承载“育人”的媒介。
所谓“食育”:食,即是“会吃”;育,即是“育人”,是良好饮食习惯的培养教育。
“食育”是尊崇天地自然之道,传承中华先祖优秀饮食文化,保护生态环境永续,增进人类身心灵康乐的基础教育。
从幼儿时期开始,给予孩子食物、食品相关知识的教育,并将这种饮食教育,延伸到艺术想象力。
伯恩幼儿园的食育并不只是带着孩子去烹饪或品尝美食,更重要是的是从孩子的生活出发,让他们参与和体验与食物有关的一切日常活动,包括我们不能忽略的,最基础的对于“粮食”的认知。日积月累中让“食养食育”渗透孩子们的每日生活。

食育,既是真切的生态教育,也是真实的生活教育。当孩子从日常的活动中,去体会和感受食物真实、直接地作用于我们的生活,才能够让孩子重视和珍惜来之不易的食物,才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。
伯恩幼儿园的食育并不只是带着孩子去烹饪或品尝美食,更重要是的是从孩子的生活出发,让他们参与和体验与食物有关的一切日常活动,包括我们不能忽略的,最基础的对于“粮食”的认知。日积月累中让“食养食育”渗透孩子们的每日生活。


食育,既是真切的生态教育,也是真实的生活教育。当孩子从日常的活动中,去体会和感受食物真实、直接地作用于我们的生活,才能够让孩子重视和珍惜来之不易的食物,才能够培养他们良好的饮食习惯。
从认知到实践——孩子们走进田间地头,观察了解作物的生长特性,以及农作物“落地”时的模样。
从讨论种子什么样、想种什么,到观察种子、亲自播种,照顾过程中孩子们浇水、除草、捉虫,从播下种子的那一刻起,就牵挂着、猜测着、期待着,在作物的萌发和生长过程中悄然体验着生命的力量……
当孩子们的五感被充分的打开时,他们对食物的感受也更加真实。

当孩子们的五感被充分的打开时,他们对食物的感受也更加真实。
食育的价值,不仅仅是教给孩子们珍惜粮食和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这么简单。
“春耕夏耘,秋收冬藏”,食物本身所散发出的生命力和美的气息,才是孩子们成长的必要能量和养分。

同时,有趣、有益的食育活动也能够培养孩子对食物的敬畏与喜爱。
通过食物的链接,孩子与同伴、老师还有家人进行互动,在合作烹饪、共食分享的方式下,加深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,而食物也不仅提供给孩子饱腹感,通过食物流传出的温暖和情感也在无形中滋养着孩子的生命。

通过食物的链接,孩子与同伴、老师还有家人进行互动,在合作烹饪、共食分享的方式下,加深了自己与周围人的关系,而食物也不仅提供给孩子饱腹感,通过食物流传出的温暖和情感也在无形中滋养着孩子的生命。

“食养食育”来源于真实生活
遍布在生活中的每个场景
除了给予成长过程中必要的“营养”
我们也要让孩子明白
食物的获取从来都不是简简单单
每一份都值得被珍惜
也能够懂得
用食物传达情感
拥有热爱食物、热爱生活的生命状态
上一篇:爱与自由 让美好自然生长
下一篇:食物,以味蕾“触摸”的自然教育